哈尔滨检查井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涵盖多个方面,以下从位置设置、尺寸与结构、材料与制作、安全与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位置设置要求
关键节点设置:检查井应设置在管道的转折点、分支点、跌水点、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
最大间距控制: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例如,在污水管道中,管径为200~400mm时,最大间距为40m;管径为500~700mm时,最大间距为60m。在雨水(合流)管道中,相应管径的最大间距分别为50m和70m。对于无法实施机械养护的区域,检查井的间距不宜大于40m。
二、尺寸与结构要求
井口、井筒和井室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置应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
检修室高度:在管渠埋深许可时,一般为1.8m。污水检查井由流槽顶起算,雨水(合流)检查井由管底起算。
流槽设置:检查井井底应设流槽。污水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85倍大管管径相平,雨水(合流)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5倍大管管径处相平。流槽顶部宽度宜满足检修要求。在管道转弯处,检查井内流槽中心线的弯曲半径应按转角大小和管径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大管管径。
三、材料与制作要求
材质选择:检查井盖的材质通常选择铸铁、钢筋混凝土或复合材料等,而井壁和井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制作工艺: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强井壁、井底和井盖的连接强度,确保检查井的整体强度和耐用性。预制检查井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外观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裂缝、波浪变形等缺陷。
四、安全与维护要求
井盖设置:检查井应设置井盖,井盖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和井座,并应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井盖。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应与路面持平;在绿化带内井盖可高出地面。
防坠落装置: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沉泥槽设置:在污水干管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可根据需要设置闸槽和沉泥槽,并考虑沉积淤泥的处理处置。
五、特殊工况适配
高流速管道:高流速排水管道坡度突然变化的第一座检查井宜采用高流槽排水检查井,并采取增强井筒抗冲击和冲刷能力的措施,井盖宜采用排气井盖。
压力管道:在压力管道上应设置压力检查井。
六、验收与维护要求
施工质量验收:施工质量需符合相关规范,重点检查井体垂直度(偏差≤0.025)、闭水试验及接口密封性。
定期维护:应定期对检查井进行检查、清理和疏通,确保排水畅通。发现检查井损坏或失效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