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检查井内部积淤的清理需结合积淤程度、管道类型(如雨水井、污水井)及现场条件,采取机械清理为主、人工辅助为辅的方式,确保高效、彻底且避免管道损伤。以下是具体清理方法及操作要点:
一、清理前的准备工作
安全防护先行
检查井可能存在沼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需先使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浓度超标时通过鼓风机通风(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确认安全后方可下井。
操作人员需佩戴安全帽、防滑鞋、反光背心,下井时系好安全绳,地面配备监护人员,准备好急救设备(如氧气袋)。
现场勘查与工具准备
检查积淤类型:区分是泥沙、油污、生活垃圾还是管道破损导致的结构性淤积(如砖块、混凝土块),针对性选择工具。
常用工具:吸污车、高压清洗车、抓泥斗、疏通绞车、长柄铁锹、水桶、管道内窥镜(用于观察管道内部淤堵情况)。
二、不同积淤程度的清理方法
1.轻度积淤(淤深<30cm,以泥沙、浮渣为主)
高压水冲洗法
适用场景:雨水井或污水井内松散淤积,无大块杂物。
操作:将高压清洗车的水枪插入检查井,通过高压水流(压力通常8-15MPa)冲击淤积物,使其随水流冲入下游管道或汇集到井底,再用吸污车将泥水混合物抽走。
优势:效率高,对井壁和管道损伤小,适合日常维护。
人工辅助清理
若积淤较浅且分散,可由操作人员下井(或在井口)用长柄铁锹、捞网将浮渣、树叶等捞出,装入垃圾袋运走,剩余泥水用小型抽水泵抽排。
2.中度积淤(淤深30-100cm,含少量硬块或纤维物)
吸污车+机械疏通结合
先用吸污车(真空度≥0.06MPa)抽取可流动的泥浆,对于较黏稠的淤积,可先注入清水稀释后再抽。
若存在纤维状杂物(如塑料袋、毛发)缠绕,使用管道疏通绞车(带钢丝刷或刀片钻头)放入井内,旋转切割后再抽排。
抓泥斗清理
针对检查井内的块状淤积(如泥沙结块、小石块),用小型挖掘机或手动抓泥斗伸入井内抓取,配合人工将边角残留淤积清理干净。
3.重度积淤(淤深>100cm,或存在结构性堵塞)
分段清淤法
若淤积已堵塞整个井筒或连接管道,需先通过管道内窥镜确定堵塞位置,将检查井之间的管道分段,从上游到下游逐步清理。
步骤:
用机械破除井口周边硬化地面(如需扩大作业空间),露出完整井筒;
用破碎锤或风镐破碎大块混凝土、砖块等硬物,再用抓泥斗清运;
剩余黏稠淤积用高压水冲散,结合吸污车抽排;
清理后用内窥镜复查管道是否通畅,避免残留淤积再次堵塞。
特殊情况处理
油污淤积:先撒入适量纯碱(碳酸钠)或专用除油剂,静置1-2小时分解油污,再用高压水冲洗抽排。
树根侵入:若积淤伴随管道被树根穿透,需先使用管道切割工具清除树根,修补管道破损处,再清理淤积。
三、清理后的维护措施
井内检查与修复
清理后检查井壁、井底是否有裂缝、破损,若存在渗漏需用水泥砂浆修补,防止再次淤积。
核对检查井高程(如井底是否低于连接管道底标高),若高程错误导致排水不畅,需调整井底高度。
预防再次积淤
定期清淤:根据使用频率,雨水井每季度1次,污水井每半年1次(雨季前需额外检查)。
加装防护设施:在井口加装格栅(拦截大颗粒杂物)、在管道入口设置滤网(防止纤维物进入)。
源头管控:加强对周边居民和商户的宣传,禁止向检查井倾倒垃圾、油污、混凝土浆等。
四、注意事项
避免盲目使用蛮力:清理硬块时不可强行拖拽,防止损坏井壁或管道接口。
环保处理淤泥:抽出的泥浆需运至指定地点处理(如脱水后填埋或资源化利用),禁止随意倾倒造成二次污染。
极端天气暂停作业:暴雨、雷电天气易导致井内水位暴涨或触电风险,需停止清理并做好排水措施。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清除检查井积淤,保障排水系统通畅,减少因淤积引发的内涝、管道腐蚀等问题。